人教A版选修1-1第一章1.2.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课件+教学设计+课后反思
一、教材分析
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-1第一章第二节第一课时。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数学概念之一,它主要讨论了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,目的是为今后的数学学习特别是数学推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二、学情分析
新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是“掌握充要条件的意义”。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,学生在学习充要条件这一概念时的知识储备不够丰富,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不够充分,这也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。因此教师在充要条件这一内容的新授教学时,不可拔高要求追求一步到位,而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滚动式逐步深化,使之与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步发展完善。
三、教学重点、难点
重点:充分条件、必要条件的概念.
难点:判断命题的充分条件、必要条件。
四、教学目标
知识与技能目标:正确理解充分、必要并会判断.
过程与方法目标:通过对充分条件、必要条件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,学生又一次锻炼了分析、判断和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.
情感、态度与价值观目标:学生通过举例,培养了辨析能力以及良好的思维品质。
五、教学方法:启发、引导式教学法,讲练结合
六、教学过程
学生是认知的主体,设计教学过程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,尽可能地让学生去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,结合本节课的特点,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:
利用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》引入本节课题,渗透爱国、感恩教育
(一)探究新知
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:
(1)若ab=0,则a=0. 此命题是假命题,即
(2)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;
此命题是真命题,即
(3)若x2=y2,则x=y; 此命题是假命题,即
(4)若x>a2 + b2,则x>2ab, 此命题是假命题,即
置疑:对于命题“若p,则q”,有时是真命题,有时是假命题.如何判断其真假的?
答:看p能不能推出q,如果p能推出q,则原命题是真命题,否则就是假命题.
给出定义:一般地,“若p,则q”为真命题,是指由p通过推理可以得出q.这时,我们就说,由p可推出q,即p Þ q,那么我们就说p是q的充分条件;q是p必要条件.
比如1、若x>a2 + b2,则x>2ab为真命题,即x>a2 + b2 Þx>2ab,
所以“x>a2 + b2”是“x>2ab”的充分条件,“x>2ab”是“x>a2 + b2”的必要条件.
2、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为真命题,
即
所以两个角是相似三角形对应角是两个角相等的充分条件,两个角相等是两个角是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的必要条件
【设计意图】:引导学生分析实例,让学生从事例中抽象出数学概念,得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。在引导过程中尽量放慢语速,结合事例帮助学生分析。
(二)运用新知:
例1:下列“若p,则q”形式的命题中,哪些命题中的p是q的充分条件?
(1)若x=1,则x2-4x+3=0; (2)若f(x)=x,则f(x)为增函数;
(3)若x为无理数,则x2为无理数.
分析:要判断p是否是q的充分条件,就要看p能否推出q.并说明:
例2:下列“若p,则q”形式的命题中,哪些命题中的q是p的必要条件?
(1)若x=y,则x2=y2;
(2)若两个三角形全等,则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;(3)若a>b,则ac>bc.
【设计意图】:选的第一组题,旨在对“充分条件”、 “必要条件”、概念的复习巩固,选题的难度控制在极大部分学生能接受的范围程度,命题内容涉及几何、代数较广泛领域,达到预期目标。
(三)能力提升:
1、用集合的方法来判断下列哪个p是q充分条件,哪个p是q的必要条件?
(1)p:菱形 q:正方形 (2)p: x>4 q: x>1
解:(1)由图1可知p是q的必要条件 (2)由图2可知p是q的充分条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