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文艺盛典的喧嚣华丽比,数学家们开会显得朴素安静。昨天,第四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,以轻装游西湖画上句号,就像用数字、符号、定理解方程那样简洁明快。
本报向“最聪明的脑袋”征集生活数学问题也将结束。最后一期,我们选出几个最有代表性的问题,一并请数学家解答。
“1+1=2”不是哗众取宠
提起数学,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哥德巴赫猜想,被概述为2等于“1+1”的问题。有读者毫不客气地抛来问题:研究它到底有什么意义,是不是数学家想证明自己很聪明?
这个被称为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的猜想,一直让数学家们头疼不已。不过,在他们看来,证明猜想并不是为了好玩。浙大数学中心主任刘克峰举了个鲜活的例子:“嫦娥探月工程不是正被人们津津乐道吗?这就是数学的作用。”
刘克峰说,数学中还没出现微积分时,人们也会说,研究这些有什么用?但没有微积分在力学中的应用,人们就无法计算出怎样的加速度能让卫星上天。“今天我们做哥德巴赫猜想,对生产生活并不是立竿见影的,但对人类来说,数学和科学中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,找到并利用它们,和微积分指引卫星上天是同样的道理。”
“我始终有个观点,越美好的东西,用处就越大。”就像陈省身说“数学好玩”一样,刘克峰说:“数学就是美好的。”
呼吁传统历史题材
一位高中数学老师通过本报,询问数学家如何看待新课改。这一次大会专门设立中学教育论坛,研讨基础教育中的数学如何进行。
很多数学教育家都表示,关于新课程标准一直存在争议。不少中小学数学老师经常对着对新课本皱眉头。张英伯教授认为,中国国情与西方国家不同,西方的课标可以是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最低标准,学校课程可以超越标准,还存在很多批学习内容很深的“精英”中学。国内课标基本是唯一的,因为有高考的存在。她强调课程标准要保持系统性和逻辑性,否则无法培养精英人才。
记者注意到多位数学家都提出:中国传统数学历史题材要更多出现在课堂上。中科院教授李文林说,中国古代数学家的优良算法,比如求圆周率的“割圆术”、祖冲之父子推倒球体积公式等都出现在高中教材里,但还不够,“数学教学中怎么恰当利用历史题材,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。”
相关内容